• 企业安全

微机室消防安全方案

针对当前微机室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范:首先,消防监督部门要卡住源头,把好微机室的建审关,加强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一是要严格把好新建、扩建、改建微机室的工程选址、图纸审核、施工检查、产品质量及竣工验收关,消除先天性火险隐患。二是使用微机的单位要建立消防管理制度,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微机室的消防安全责任。三是要加强消防监督检查依法监督,彻底消除重大火险隐患。其次,要加强微机室内的用火、用电安全管理,严格控制清洗剂的使用量。一是要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安装配电设施、电气线路及UPS电源,微机不得超负荷运行,并坚持定期检修、检修时,应在单独的修理到内进行,不得随意在微机室内进行焊接、切割操作,杜绝使用电炉、电热器等大功率电器。二是要严禁存放腐蚀性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维修中尽量避免使用汽油、酒精、丙酮、甲苯等易燃溶剂。确因需要,应严格限量,每次不得超过100克,做到随用随取,并严禁使用易燃品清洗带电设备。三是要做好心静电工作,避免涤纶、腈纶、氯纶服装,聚乙烯拖鞋产生静电火花。再次,要加强微机室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使之掌握防火灭火技能,懂得微机室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及扑救微机室火灾的方法,学会报警及使用消防器材扑救初起火灾等应急处理措施。

塔式起重机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建筑机械,因其起升高度大,覆盖面广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于建筑施工现场,担负着主要的垂直运输任务。同时又因为其具有重心高、危险性大等特点,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严重的,甚至会发生机毁人亡、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因而,如何加强塔机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引起了生产厂家、建筑施工企业以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将从如下向个方面结合自己多年的使用、管理和检测经验,就塔机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做浅显的探讨,以期更好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1.资料管理

  施工企业或塔机机主应将塔机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拆装许可证、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液压系统图、司机操作证、塔机基础图、地质勘察资料、塔机拆装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主要零部件质保书(钢丝绳、高强连接螺栓、地脚螺栓及主要电气元件等)报给塔机检测中心,经塔机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后,获得安全使用证,以及安装好以后同项目经理部的交接记录,同时在日常使用中要加强对塔机的动态跟踪管理,作好台班记录、检查记录和维修保养记录(包括小修、中修、大修)并有相关责任人签字,在维修的过程中所更换的材料及易损件要有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将上述材料及时整理归档,建立一机一档台帐。

  2.拆装管理

  塔机的拆装是事故的多发阶段。因拆装不当和安装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有很大的比重。塔机拆装必须要具有资质的拆装单位进行作业,而且要在资质范围内从事安装拆卸。拆装人员要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有一定的拆装经验并持证上岗,同时要各工种人员齐全,岗位明确,各司其职,听从统一指挥,在调试的过程中,专业电工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很重要,电工要持电工证和起重工证,我们通过对大量的塔机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发现我市某拆装单位今年到目前一共安装54台塔机,而首检不合格47台,首检合格率仅为13%,其中大多是由于安装电工的安装技术水平较差,拆装单位疏于管理,安全意识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对该单位进行了加强业务培训的专项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还由于拆装市场拆装费用不按照预算价格,甚至出现400~500元安装一台塔机,这也导致安装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拆装要编制专项的拆装方案,方案要有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向拆装单位参与拆装的警戒区和警戒线,安排专人指挥,无关人员禁止入场,严格按照拆装程序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作业,当遇风力超过4级要停止拆装,风力超过6级塔机要停止起重作业。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在夜间作业的要有足够的照明,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在夜间作业的要与汽车吊司机就有关拆装的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的协商并达成共识。

  3.塔机基础

  塔机基础是塔机的根本,实践证明有不少重大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塔吊基础存在问题而引起的,它是影响塔吊整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事故是由于工地为了抢工期,在混凝土强度不够的情况下而草率安装,有的事故是由于地耐力不够,有的是由于在基础附近开挖而导致甚至滑坡产生位移,或是由于积水而产生不均匀的沉降等等,诸如此类,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来不得半点含糊,塔吊的稳定性就是塔吊抗倾覆的能力,塔吊最大的事故就是倾翻倒塌。做塔吊基础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地耐力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值的80%。有地下室工程的塔吊基础要采取特别的处理措施:有的要在基础下打桩,并将桩端的钢筋与基础地脚螺栓牢固的焊接在一起。混凝土基础底面要平整夯实,基础底部不能作成锅底状。基础的地脚螺栓尺寸误差必须严格按照基础图的要求施工,地脚螺栓要保持足够的露出地面的长度,每个地脚螺栓要双螺帽预紧。在安装前要对基础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基础的水平度不能超过1/1000。同时塔吊基础不得积水,积水会造成塔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在塔吊基础附近内不得随意挖坑或开沟。

  4.安全距离

  塔吊在平面布置的时候要绘制平面图,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小区,住宅楼多,塔吊如林,更要考虑相邻塔吊的安全距离,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都要保证不少于2m的安全距离,相邻塔机的塔身和起重臂不能发生干涉,尽量保证塔机在风力过大时能自由旋转。塔机后臂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少于50cm。塔机与输电线之间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塔机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不够表1要求的要塔设防护架,防护架搭设原则上要停电搭设,不得使用金属材料,可使用竹竿等材料。竹竿与输电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m还要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强度,防止大风吹倒。为了确保以上几个安全距离达到规范要求,尤其在成片小区施工时,我们在平时的安全检查中,将我们的工作重心前移,在工程开工的时候要求施工企业将现场施工机械的总平面合理布置好以后报给我们,对于不同施工企业不好相互协调的,就通知建设设单位统一协调,例如,在今年我们对市区香溢房地产小区、杏坛花园小区、颐和花园小区等施工现场都进行了专项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安全装置

  为了保证塔机的正常与安全使用,我们强制性要求塔机在安装时必须具备规定的安全装置,主要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高度限位装置、幅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吊钩保险装置、卷筒保险装置、风向风速仪、钢丝绳脱槽保险、小车防断绳装置、小车防断轴装置和缓冲器等。这些安全装置要确保它的完好与灵敏可靠。在使用中如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不得私自解除或任意调节,2003年4月20日,我市灌云县一工地塔机司机擅自将力矩限制器拆除,在超载时作业导致塔机标准节角钢开裂,塔机起重臂倾覆,幸亏发现及时,没有人员伤亡。又如7月16日南通三建公司在北京施工导致2死3伤的重大塔机倾覆事故也是由于违章调大力矩限制器超载作业引起的,这些血的教训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塔机安全保险装置的高度重视。

  6.稳定性

  塔式起重机高度与底部支承尺寸比值较大,且塔身的重心高、扭矩大、起制动频繁、冲击力大,为了增加它的稳定性,我们就要分析塔机倾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一、超载。不同型号的起重机通常采用起重力矩为主控制,当工作幅度加大或重物超过相应的额定荷载时,重物的倾覆力矩超过它的稳定力矩,就有可能造成塔机倒塌。二、斜吊。斜吊重物时会加大它的倾覆力矩,在起吊点处会产生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在塔吊底部支承点会产生一个附加的倾覆力矩,从而减少了稳定系数,造成塔吊倒塌。三、塔吊基础不平,地耐力不够,垂直度误差过大也会造成塔吊的倾覆力矩增大,使塔吊稳定性减少。因此,我们要从这些关键性的因素出发来严格检查检测把关,预防重大的设备人身安全事故。

  7.电气安全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要求,塔吊的专用开关箱也要满足“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漏电保护器的脱扣额定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动作时间不超过0.1s。司机室里的配电盘不得裸露在外。电气柜应完好,关闭严密、门锁齐全,柜内电气元件应完好,线路清晰,操作控制机构灵敏可靠,各限位开关性能良好,定期安排专业电工进行检查维修。

  8.附墙装置

  当塔机超过它的独立高度的时候要架设附墙装置,以增加塔机的稳定性。附墙装置要按照塔机说明书的要求架设,附墙间距和附墙点以上的自由高度不能任意超长,超长的附墙支撑应另外设计并有计算书,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的验算。附着框架保持水平、固定牢靠与附着杆在同一水平面上,与建筑物之间连接牢固,附着后附着点以下塔身的垂直度不大于2/1000,附着点以上垂直度不大于3/1000。与建筑物的连接点应选在混凝土柱上或混凝土圈梁上。用预埋件或过墙螺栓与建筑物结构有效连接。有些施工企业用膨胀螺栓代替预埋件,还有用缆风绳代替附着支撑,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9.安全操作

  塔式起重机管理的关键还是对司机的管理。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了解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熟悉机械原理、保养规则,持证上岗。司机必须按规定对起重机作好保养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作好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等工作,不得酒后作业,不得带病或疲劳作业,严格按照塔吊机械操作规程和塔吊“十不准、十不吊”进行操作,不得违章作业、野蛮操作,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夜间作业要有足够的照明。塔机平时的安全使用关键在操作工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检查维修关键在机械和电气维修工。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10.安全检查

  塔式起重机在安装前后和日常使用中都要对它进行检查。金属结构焊逢不得开裂,金属结构不得塑性变形,连接螺栓、销轴质量符合要求,在止退、防松的措施,连接螺栓要定期安排人员预紧,钢丝绳润滑保养良好,断丝数不得超标,绝不允许断股,不得塑性变形,绳卡接头符合标准,减速箱和油缸不得漏油,液压系统压力正常,刹车制动和限位保险灵敏可靠,传动机构润滑良好,安全装置齐全可靠,电气控制线路绝缘良好。尤其要督促塔机司机、维修电工和机械维修工要经常进行检查,要着重检查钢丝绳、吊钩、各传动件、限位保险装置等易损件,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严格杜绝机械带病作业。

  11.退出机制

  国家明令淘汰机型要坚决禁止使用,年久失修塔机在鉴定修复后要限制荷载使用,对于塔机的使用年限没有统一标准,众说纷纭,各地有不同的规定,都在浓度之中,有些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施工企业的要求,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将独立高度加大,将起重臂加长以增加塔机覆盖面,这样一来势必降低塔机稳定性,减少额定起重量,增加不安全的因素。还有一些私自改装的塔机及私人从事组凭的塔机,这部分塔机年代较久,二手购进价格便宜,不愿意多投入资金维修,因而故障频出,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结束语

  通过加强对塔机以上几个方面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塔机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事故的发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实践证明,只要各个施工企业、生产厂家、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塔机检测机构都能按照上述各个环节来做,加强塔机的安全专项治理,就能够有效控制重大塔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何为硅酸盐肺?

硅酸盐有天然和人造两类。天然硅酸盐是由二氧化硅与金属、类金属等多种元素所形成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矿物中。人造硅酸盐是由石英与钙、镁、铝及其他碱类经焙烧化合而成。天然硅酸盐主要有石棉、滑石、云母、长石。陶土等;人造的有水泥、陶瓷、玻璃及其他各种硅酸盐人工合成材料。硅酸盐粉尘多数可致尘肺,石棉还可引起癌瘤,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害之一。

(1)石棉肺 石棉是镁、铁及部分钙、钢的含水硅酸盐所形成,具有纤维状结构的一类矿物的总称。吸入这类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称为石棉肺。

 接触石棉的主要作业是石棉加工,采矿及选矿。锅炉维修工,建筑材料和电器绝缘材料制造工等,以石棉为原料的行业均可接触石棉。

 石棉是公认的致癌物,接触石棉的工人肺癌死亡率显著增高,尤其接触石棉同时吸烟者更为明显。一般人群中极少见的恶性肿瘤皮间瘤,在接触石棉的人中发生较多。

 石棉肺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应以预防为主。

(2)滑石尘肺 滑石具有滑润性,质软,耐酸碱,耐腐蚀,耐高温,导电及导热性能差等,被广泛用于橡胶、造纸、纺织、建筑、医药、化装品、农药等部门。吸入滑石粉所引起的尘肺称为滑石肺。

滑石肺一般在接触滑石粉尘10~15年的工人中出现,也有5年发病者。滑石肺尚无有效治疗办法。

(3)云母肺 在开采加工云母工人中可发现云母尘肺。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的混合性云母粉尘所发生的尘肺称为云母矽肺。

(4)水泥尘肺 水泥为人工合成的硅酸盐粉状建筑材料。接触成品水泥粉尘引起的尘肺称为水泥尘肺。水泥的原料是由石灰石、粘土、页岩、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及滑石粉等混合而成的,接触生料水泥粉尘引起的尘肺,则属于混合性尘肺。

(5)陶工尘肺 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粘土,由于原料不一,配方不同,接触粉尘性质不同,陶工尘肺有陶土尘肺,硅酸盐尘肺,混合尘肺,矽肺等,这些统称为陶工尘肺。

常见生产作业的职业危害

1、油漆作业有哪些职业危害?

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

 2、水泥生产有哪些职业危害?

水泥生产中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粉碎、研磨、过筛、配料、出窑、包装等工序都有大量粉尘产生。通常,生料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约10%,熟料含1.7—9.0%,成品水泥含1.2—2.6%。长期吸入生料粉尘可引起矽肺,吸入烧成后的熟料或水泥粉尘可引起水泥尘肺。水泥遇水或汗液,能生成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进入眼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原料烘干、立窑煅烧(145℃)等作业地带,有高温、热辐射。此外,各种设备运转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

3、砖瓦生产有哪些职业危害?

砖瓦的原料主要是粘土,粘土中二氧化硅含量达55.5—71.6%,其次含有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和少量氧化钙、氧化镁。砖瓦生产基本过程包括破碎、过筛、搅拌、成型(制坯)、干燥、焙烧(小型砖瓦厂多用圆窑)、出窑。在破碎、过筛、搅拌直到焙烧出窑的过程中都有较高浓度的含二氧化硅的粉尘产生。焙烧、干燥工序有一氧化碳产生,并有高温和热辐射存在。用机械作砖瓦坯成型和切砖,可产生较强噪声。

4、蓄电池生产有哪些职业危害?

主要职业危害是铅烟、铅尘。熔铅、烧铅球和栅板有大量铅烟逸散,球磨制粉(特别在出料、装卸和混料时)可有大量铅尘飞扬,涂板、修板和焊接也可产生大量铅尘、铅烟。极板化成是将干燥后的铅板放入比重1.05—1.15的硫酸化成槽中充电,有硫酸雾产生。熔铅、浇铸、极板干燥有高温和热辐射。
 

职业安全之生产性毒物

在工业生产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毒物在生产 过程中以多种 形式出现,同一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生产过程中呈现的形式也不同。毒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原料,如生产颜料、蓄电池使用的氧化铅、生产合成纤维、燃料使用的苯等;

(2)中间产品,如用苯和硝酸生产苯胺时,产生的硝基苯;

(3)成品,如农药厂生产的各种农药;

(4)辅助材料,如橡胶、印刷行业用作溶剂的苯和汽油;

(5)副产品及废弃物,如练焦时产生的 煤焦油、沥青,冶炼金属时产生的二氧化硫;

(6)夹杂物,如硫酸中混杂的坤等。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常以气体、蒸汽、粉尘、烟和雾的形态存在并污染空气环境。如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在常温下呈气态的物质是以气体形态污染空气的。一些沸点低的物质是以蒸汽形态污染空气的,如喷漆作业中的苯、汽油、醋酸乙酯等。在喷洒农药时的药雾、喷漆时的漆雾、电镀时的铬酸雾、酸洗时的硫酸雾等,是以雾的形态污染空气的。弄清楚生产性毒物以什么形态存在,对了解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以及采集空气样品,测定毒物浓度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