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听倾诉服务

心理健康基础

心理健康基本特征

个体能适应发展的环境,具有完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调控能力。在生活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和。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点

  1. 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 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 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 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