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课外伤急救
体育活动时不适当的锻炼和过量运动,会引起外伤,甚至骨折。儿童一旦发生外伤出血,现场处理十分重要。如伤口小、出血少的小伤,只要洗净伤口、消毒后涂上红汞(红药水)即可,不必包扎。较大的伤口,应在局部清洗消毒后,涂上红汞或止血药物,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如果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应在止血包扎后立即送医院。
对于外伤血肿,有时为了解除孩子的痛苦,用手去揉头部血肿处,结果越揉头皮血肿越大,出血越多,疼痛也越厉害。正确的方法是立即从冰箱中取出冰块,用布包后敷在血肿处,可以减少皮下出血。如果没有冰块,用冷、湿毛巾冷敷也有助于止血。
儿童受伤后,首先要肯定是否有骨折。
骨折的诊断有6个要点:
- 有典型的外伤过程;
- 局部疼痛;
- 功能障碍;
- 肢体肿胀(血肿);
- 出现畸形;
- 活动异常。
发生骨折后现场处理非常重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就地检查:迅速而又动作轻柔地检查全身情况,特别注意油物昏迷及休克。
- 迅速止血: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出血,必须及时控制。
- 伤口处理:开放性骨折一般应止血包扎,创口内切忌填放不洁之物,也不宜放消炎粉、止血粉、油膏等,以免造成清创时的困难。如果骨折端外露,一般不作回纳,作紧急包扎后,简单的局部固定后转送到医院处理。
- 固定:目的为限制断骨活动。器材选择应就地取材。
- 运送:搬运时动作要轻、柔、稳、速。
要重视头部外伤,尤其当时有短暂的神志昏迷,以后及清醒。要严密观察24~48小时,在此阶段内一旦发现有异常,应立即送往医院,以免贻误诊治时机,防止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