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波除颤器
除颤指从电流发出通过胸部到达心脏使心肌细胞除极化并终止VF的过程。除颤仪能量设置提供了终止VF所需的最低有
效能量。因为电击后除颤是一个300-500ms的电生理过程,所以经典除颤(电击成功)的定义是电击后至少5秒内终止
VF[31,32]。电击成功后屡次出现VF不应视为除颤失败。用经典除颤来定义电击成功不应与复苏表现相混淆,例如心
脏有效灌注节律的恢复、存活至入院或存活至出院等。尽管复苏表现(包括存活)会受到除了电击之外的许多因素的影
响,但除颤程序必须争取改善病人的存活,而不应仅仅以电击成功为目的。 根据除颤波形的不同,现代除颤仪
分为两种类型,即单向型和双向型。单向波是指半个正玄波,双向波是指完整的正玄波。双向波的优点是单向波结束心
脏干扰杂波后再给出一个方向的引导性电波,该引导性电波接近心脏正常电信号,因此能更有效激发起心脏的正常工作
。 单向波形除颤仪 单向波形由单极发出电流(电流方向),并可以根据脉冲降低到零的速率进一步分类。
单向缓冲正弦波形(MDS)的电流是逐渐降低到零点,而单向方形波(MTE)的电流则是骤然降到零点。尽管现在已经
很少生产单向波形除颤仪,但仍有许多还在使用,并且其中大部分是MDS波形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无论是单向还是
双向波形都与恢复自发循环(ROSC)的比例或心脏停搏后存活至出院的比例无关,并且不会高于任何其他特殊波形。
然而,研究表明当使用双向波形进行除颤时,如果能量与单向波形相当或低于单向波形除颤,则终止VF更为安全有效
。 双向波形除颤仪 一些学者收集门诊和住院病人的电生理数据和埋藏式除颤仪(ICD)检测和评估数据进行
分析,结果发现运用双向波形进行除颤,其成功率相当或高于用单向波形(包括MDS和MTE)能量递增(200J,300J,
360J)除颤。但这些研究没有对不同双向波形进行直接比较。 双向波形除颤仪获得最高VF终止率的首次电击最佳能
量目前仍未确定。几个随机研究(LOE2)和观察研究(LOE5)的结果显示用相对低能量(<200J的双向波形除颤是安
全的,并且其终止VF的效率相当或高于用与之相当或更高能量的单向波形进行除颤(IIa类)。通过改变电击的电压和
间期或释放剩余膜电荷(即过饱和电荷)来调整不同病人的阻抗差异。一相至二相间期最适比例和首次电压振幅仍不清
楚。何种波形对于即刻效果(除颤)和短期效果(ROSC、存活至可以入院)更有效并因此而获得更好的长期效果(存
活至出院和存活1年),目前也不明确。如果所有双向波形都具有高效率,那么影响存活的其它因素(如从心脏崩溃到
CPR或除颤的时间间隔)很可能比特定的双向波形或能量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