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爱科学
    天使爱科学
  • 新书发行
    新书发行
  • 卫生防疫培训
    卫生防疫培训
  • 悦安健康助力北京大学AED项目启动
    悦安健康助力北京大学AED项目启动
  • 仁济悦安
    仁济悦安

上海要求救护车到达10分钟内医院须接诊

作者: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7月17日电:针对目前“某市急救中心违规派遣假冒120救护车转运病人事件”曝光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日前向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明确提出要求:应加强对员工和勤杂人员的管理和教育,防止发生泄露病员转运信息或诱导病员乘坐“黑救护车”现象发生。同时,医院原则上应在救护车辆到院后10分钟内完成接诊和交接工作,确保救护车及时离院执行后续急救任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延迟安排患者从急救担架转至医院病床。

连日来,上海持续高温中心城区医疗救护用车量剧增,近日日均达1000余车次。上海市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介绍,入夏以来,中心城区院前急救业务量日均900车次左右,基本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随着气温骤升,急救业务量剧增,极端高温日时出车量达到1100余车次,创今年最高。

由于门急诊病人人数大幅上升,个别医院出现了救护车滞留“压床”现象。市卫计委在日前下发的《进一步加强上海院前急救管理工作的通知》时明确规定,全市各医疗机构在执行急救患者转运任务时,应坚持就近、快速送院的原则,除传染病、精神病、中毒、烧伤等专科疾病可送至相关医院外,其余一律就近送至开设急诊的二、三级医院。

通知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对救护车转送的急救患者做到及时接车、妥善安置。全市120医疗救护车不得拒绝、推诿病人,不得因费用等问题拒绝或延误抢救。医疗机构对机构内派发“名片”、张贴“广告”等现象进行及时治理,防止患者及其家属上当受骗。

通知还规定,各医院应将急诊救护车的接诊和交接工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科室考核,并建立医院监督、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此,上海东方医院急诊科主任白建文表示,医院会充分挖潜现有床位资源,统筹协调抢救室、留观室、内科病房等,确保急诊、入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畅通。

白建文介绍说,东方医院建有“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重症监护(ICU)”一体化急救医学模式。接到急救电话后,120救护车能够在10分钟内赶至现场;运送途中,急救员就能将伤员初步诊断结果等“电子病例”信息利用车载无线传输系统,同步发送至东方医院急诊急救信息显示屏,院内急救预案立即启动;急救医生3分钟内赶到急诊抢救室待命,并通过无线终端随时向救护车内的急救员下达实施急救方案;到达医院,救护车可直接进入急诊绿色通道。

“医院将尽量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尽最大努力抢救病人,”白建文表示。

事实上,“120叫不到车”的现象由来以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急救服务量快速增长,上海的院前急救服务供需存在一定矛盾。近10年来,全市急救业务量每年增幅超过10%,2012年达到59.5万车次,创历史新高,位居国内各大城市之首。

与此同时,由于急救医师收入待遇普遍不高,职业发展空间局限,导致愿意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原有的急救医师队伍也出现了人才流失的不稳定现象,造成全市急救医师的缺口较大,制约了急救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急救业务需求,上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全面加强和完善急救网络框架,缩短救护车出车距离,加快急救反应时间。同时,针对急救医师不足的现状,今年已经在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院前急救专业,面向本市应届毕业生进行定向招生,第一批定向培养的急救医生有望在三年后直接充实到急救一线。而切实提高急救医师待遇、开拓专业发展空间的具体措施也正在紧锣密鼓得制订与落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