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爱科学
    天使爱科学
  • 新书发行
    新书发行
  • 卫生防疫培训
    卫生防疫培训
  • 悦安健康助力北京大学AED项目启动
    悦安健康助力北京大学AED项目启动
  • 仁济悦安
    仁济悦安

推进AED普及对抗心脏性猝死

作者:北方网

积极推进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使用技术的普及,建立公共体外除颤网络,是对抗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这是日前某健康促进机构举办的“爱心不停”全国心脏骤停防治推广专家研讨会达成的共识。

“心脏性猝死”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我国心脏性猝死患者居世界之首,每年发病人数超过50万,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加大,没有相关病史的“健康人”罹患心脏骤停的人数也逐渐增多,心脏骤停在短时间内具有高致死性,因此在专业救护人员赶到之前进行及时的院前救治,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指出,由于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是心室颤动,因此及时进行电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研究表明,每延迟除颤时间1分钟,复苏的成功率将下降7%至10%。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超过12分钟则仅有2%至5%。因此,目击者立即施救,有条件者及时除颤,可以极大地提升心脏性猝死复活的几率。

据悉,美国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率近30%,而我国则不到1%。究其根源,除了急救手段单一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缺乏必要设备配置以及公众缺乏心脏骤停和室颤的急救知识等也是重要原因。在很多发达国家,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已成为与消防设施同样重要的公共安全设施,并在立法层面加以保障,以确保发病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除颤救治。而我国,在医院以外的公共场所和设施中,很少能看到公众除颤术必需的除颤器。即便配备有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场所,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普及、引导和救助责任机制,很多设备最终也沦为摆设。因此,推动除颤器在公共场所的配备,进而推广公众除颤术已成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