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爱科学
    天使爱科学
  • 新书发行
    新书发行
  • 卫生防疫培训
    卫生防疫培训
  • 悦安健康助力北京大学AED项目启动
    悦安健康助力北京大学AED项目启动
  • 仁济悦安
    仁济悦安

国人生存教育不到位

作者: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报道:昨日中午时分,一位老人晕倒在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站站台上,之后被送医救治确认无大碍。地铁车站内,时常有乘客晕倒的情况发生,但该事件却引发了媒体与网友的极大关注。网友拍摄的现场图片显示,就在一群中国乘客干着急的时候,一名外国乘客及时上前进行急救,又是一副“老外忙着急救、围观者干着急”的景象。

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老外”、“急救”的字样,结果跳出相关新闻3700余篇。去除重复报道成分,至少有几十起相关事件,而内容则大体相同:市民纷纷围观,不知该怎么办,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拨打120;目击者多称,大家都不太懂急救知识,而老外在这方面很在行,看到就走上前蹲下急救了。
  
调查显示:96.3%的市民把救人希望寄托在医生
  

关于急救,据浦东新区一项调查问卷显示,面临突发事件、发生危害状况需要急救时,74%的人会选择报警,18.4%只会大声呼救,96.3%的市民把救人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而市民对急救“黄金4分钟”的知晓率为11.6%,仅7.6%的市民懂得心肺复苏急救术。申城“救人执照”申请开放两年来,也仅数百市民成为专业“心脏急救员”。
  
据了解,在一些国家和地区,80%的人至少会一门以上的急救技能。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心肺复苏等初步急救技能已经普及。在日本和法国,普及自救急救知识已经纳入小学生课程。美国的急救课程从幼儿园就开始,在2—6岁,让孩子明确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到了初中,就要接触真正的急救方法,从初三开始一直到高中,要重点普及心肺复苏术。美国每年通过心肺复苏救援存活的人数达10万,很多人把救助心脏停跳、呼吸骤停的技能心肺复苏看作必备技能,就像学会游泳、开车一样。
  
昨天2号线内老外援手急救的事情发生后,有媒体找到了救人者,这是一位来自法国的小伙,中文名叫大山。他表示,当时老人旁边围着的几个人都很着急,却没人敢动手帮忙。大山曾经在法国学过一点急救知识,他看到老人平躺在地上,面部、嘴部都有血,呼吸不太顺畅,鼻子似乎骨折了。“我轻轻搬动他的四肢,让他手脚稍许舒展开,人侧躺过来。主要是怕平躺时,血倒流进喉咙里呛到。过了几分钟,他呼吸困难症状缓解了一些,但神志好像依然不太清醒。”之后,工作人员以及警察和医生赶到,大山自行离开。
  
学者:国人不冷漠但生存教育不到位
  

当然,在急救知识缺失的情况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依然在乘客之间流露了出来。据中山公园站工作人员介绍,老人晕倒后,立即有乘客与他们进行了联系,大家急切地在现场招呼着工作人员,并有人掏出手机拨打120。而援手急救的大山,由于其外国人的身份,在人群中则最为显眼。
  
不过,记者在微博上看到,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大家不敢施以援手,是由于生怕“碰瓷”——一方面,面对一个晕厥倒地并且流血的老人,可能冒然出手会加剧病情,另一方面,也担心会被反咬一口。对此,有学者指出,“彭宇案”的“副作用”不足以摧毁一个民族千万年来塑造成的道德之墙,就像从来没有一次战乱可以将万里长城摧毁殆尽。
  
更有学者认为,对比老外所受的教育与应急行为,我们的中小学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面前,不仅没有真正接触到公民责任课程在内的一系列责任教育,更是连最基本的生存教育,包括野外生存训练课程都没有了。如何能让温室里的花朵有一些避险意识和自救知识,应该不是可有可无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