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爱科学
    天使爱科学
  • 新书发行
    新书发行
  • 卫生防疫培训
    卫生防疫培训
  • 悦安健康助力北京大学AED项目启动
    悦安健康助力北京大学AED项目启动
  • 仁济悦安
    仁济悦安

每个人都应该接受公共场所急救培训

作者:天津网

11月29日,贵阳市一辆22路公交车上,一名老太病发不幸死亡;11月30日,一辆68路公交车上,一名民工因病死亡。两天之内,两人在公交车上死亡,引发市民对公共服务领域急救的关注。一名市民表示,如果有人懂急救,或者车上有急救设备,或许能救命。

那位市民说得没错,有资料显示,突发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其黄金抢救时间是4分钟,如果能够对患者在第一时间进行恰当的救治,有50%以上的生命可能被挽回。

但显然,不可能每次有人发病都有医务人员在场,一般情况下,120救护车也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赶到。此时,往往是非专业人员在场,如果这些非专业人员能够像医生一样,对病人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能够大大提高病人的救治率。

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一些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这发达国家,这样的做法其实已经普及。比如美国就规定,警察、司机、消防队员、大中学校师生必须接受心肺复苏和现场抢救、自救的培训;在瑞典,有45%的公众参加过心肺功能复苏技能的培训;在澳大利亚,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公众占50%。

而这些培训,在国内还比较陌生,基本上与普通群众无缘。这就使得我们在面对类似公交车上有人突发疾病这样的事件的时候,一车的人都有劲使不上,眼睁睁让最佳救治时机从眼前溜走。这无疑是让人非常痛心的。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对市民进行有计划地培训,使得每一位公民都具备基本的医疗救护知识。

媒体曾不止一次报道过在公共场所仗义救助突然发病路人的“最美护士”和“最美医生”的故事。但专业的护士和医生不可能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每个普通人都接受培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最美护士”和“最美医生”,每个人同时也可能都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