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活动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高达1.1亿,患病率10.9%,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
糖尿病是什么?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通常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问题。糖尿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的缺陷、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作用能力下降。长期的血糖控制不好还会引发各类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风险因子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可总结为胰岛素分泌的缺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截至目前,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作用下降的机制还未被完全揭示,其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等。
吃糖会导致糖尿病吗?
很多人以为得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太多造成的,是这样吗?其实从理论上来讲,糖尿病的病因里面,没有糖吃多了就会导致糖尿病。
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糖吃多了,会导致营养过剩,营养过剩以后会导致肥胖,肥胖体重超标,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因为它会导致胰岛素的抵抗以及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的发病原因。所以不能说糖吃多了一定会得糖尿病,但是过度的糖摄入,对形成糖尿病有一定影响。所以建议糖的摄入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不要过度进食甜食或含糖量很高的食物,对减少糖尿病发生的概率有帮助。
糖尿病的预防
一级预防:中国的大庆研究是世界糖尿病一级预防的第一个随机临床试验,与芬兰的DPS研究和美国的DDP研究共同被誉为“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上述研究证实,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健康饮食和保持运动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二级预防:对已经发病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规律就诊,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尽可能地防止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三级预防:对已患糖尿病且病程较长以及出现了并发症的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延缓并发症进程,减轻致残致死的风险。
糖尿病症状与早发现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的是:口干喝水多、多尿、吃得多、体重下降、体力匮乏。1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表现更为明显,而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起病隐匿且症状不典型,所以经常在到了单位体检的时候才发现患有糖尿病。例如单位体检查血糖发现异常,用眼时视物模糊才诊断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经常皮肤瘙痒经过验血才发现血糖高,发现伤口愈合困难才联想到是不是得糖尿病等等。
糖尿病筛查
建议40岁以上,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积极参与筛查。如果通过家庭血糖检测仪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糖耐量测试等来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
发现患有糖尿病后如不注意控制血糖,则会引发更多不良后果与并发症。脑血管病变的几率增加、眼底病变乃至致盲风险高、心脏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升高、肾病和尿毒症发病率提升、周围神经病变增多、糖尿病足、坏疽和截肢的风险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需要综合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是系统化工程。综合治疗的基础包括三餐定时、少食多餐、总量控制及运动,其次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此外还需长期监测血糖以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良好的依从性和自律能力也必不可少。
你知道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企业参与共建良好的健康促进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健康幸福指数而且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企业核心资源和人才;降低人力资源损失;减少企业医疗保健相关硬性支出等进一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水平。
您可以通过联系我们的
热线电话021-51082260 或
电邮:info @ firstaidchina.com
了解更多关于健康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