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安全

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为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增强职工对单位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推动单位日常工作规范化、秩序化,树立机构的形象,现制定卫生管理制度。

    一、 室内卫生
    1. 保持门窗干净、无灰尘、玻璃清洁透明。
    2. 墙壁、天花板清洁,无蜘蛛网。
    3. 窗台、花盆干净,不摆放杂物。
    4. 沙发、茶几保持干净,无灰尘、无污迹。
    5. 茶具清洁、摆放整齐。
    6. 垃圾篓摆放好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7. 电脑、空调要干净,无灰尘、污迹,下班或离开前要关机。
    8. 烧水壶、暖瓶、打印机、文件柜等摆放整齐,表面无污垢、无灰尘等。
    9. 电线走向要美观、规范,不可接临时线。
    10. 办公桌上只摆放必需品,其它物品放入抽屉,暂不需要的收回到柜子中,不用的及时清理掉。
    11. 办公文件、票据分类放入文件夹、盒中,并整齐摆放到一角。
    12. 柜内物品,如书、盒等摆放整齐,标签要统一、美观。
    13. 办公用品,如笔、尺、订书机等用品收入柜中。
    14. 分发的书、报要及时分发,并摆放整齐。
    15. 室内每天至少打扫一次,废品要及时清理。

    二、 公共区域卫生
    1. 按时打扫楼道、楼梯、楼梯扶手、窗台、暖气线及管道等公共区域的值周卫生。
    2. 室外卫生要按时清理,不留死角。
    3. 管理好“责任花”,科学养护,保持花盆的干净。

    三、 个人卫生
    1. 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
    2. 下班后要整理办公用品,摆放整齐。
    3. 检查门窗、断开电源。
    4. 衣容干净整齐。

办公室健康小常识

1、 每天踏进办公室,先将窗户打开透气,再坐下来工作
2、 如果一天要接听5小时电话,使用无线耳机
3、 复印文件时,与复印机保持至少一米
4、 只在非常必要时才使用滴眼液
5、 不趴在办公桌上午睡
6、 该午休的时候不玩电脑游戏
7、 在办公室为自己准备小靠垫,放在腰部
8、 从不戴着眼镜接听手机
9、 别让电脑包围你,它的侧、背面辐射更凶
10、 不要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膝上使用
11、 在办公桌上养一盆仙人掌,帮助吸收辐射
12、 阅读完报纸后,记得清洗掉沾在手上的油墨
13、 每30分钟伸一次懒腰
14、 办公室地毯定期清洗杀虫
15、 用完电脑后要清洁面部及手部,清除辐射微尘
16、 下班时将洗净的水杯倒扣在办公桌上
17、 单肩的短带挎包会加重肩周炎症状
18、 公文包时的口红与签字笔分格存放
19、 每天保证有2小时以上的时间,让脚从高跟鞋时解放出来
20、 每周晚过22:00的加班不超过一次

办公室火灾疏散逃生注意事项

1、把所有警报当做真实情况,绝不要假设是演习;

2、听到火情警报后的最初几分钟,是你火场逃生的最佳时机,不要贪恋财物延误时机,采取的逃生措施:拨打119、快速换鞋、迅速跑向疏散通道;

3、听从现场安保人员的疏散口令;

4、火灾发生时绝对不能使用电梯;

5、楼层结构复杂时,要以各种方式获取逃楼层疏散图;

6、被火灾困住,暂时无法迅速撤离时,在自救逃生时,携带一些身边的自救物品,如水、手电筒、湿毛巾、记号笔等;

7、穿越火场时,摘除身上的导热金属物件如首饰等,用湿润织物遮掩口鼻,浇湿头发、衣服,立起衣领尽可能遮盖裸露皮肤;

8、多人同时被困,不要惊慌,要迅速分工、互助自救;

9、开启火场房门之前,用手背靠近房门采取“之字型方法”检查,试探触碰门把手,用脚抵住门底,防止往内保证;

10、火灾本身不是致命的主因,浓烟和高温气体通常是致命的原因,蹲低并远离浓烟非常重要;

11、除拨打手机之外,也可从阳台或临街的窗户向外发出呼救信号,如舞动鲜亮颜色的衣物或夜间手电;

12、在火灾现场,身上燃烧着的衣服如果一时难以脱下来,应卧倒就地滚压灭火,或用水浇灭火焰。切勿带火奔跑或用手拍打,也不可在火场大声呼喊,以免导致呼吸道烧伤。在受伤的手指或脚趾间用纱布隔开,防止组织容易粘连,有助后续治疗;

13、国内一般消防云梯工作高度规范为32~52米;

14、当你成功逃生后,一定要告诉现场同事或消防人员你离逃离火灾,避免消防人员为营救你再进入火灾现场。

 

15、逃离火场后,切勿擅自返回

办公室触电防护

电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二次能源。电也是无情的,一旦受其伤害,生存的机率是非常低的,正确用电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一、什么是触电?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两点时,由于电位差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电流。这种现象就是触电。

二、电流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引起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以致死亡。电伤主要对人体外部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渗入皮肤等伤害。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

三、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是触电事故中最多的一种事故。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其危险性一般比较大。

跨步电压触电是指人在接地点附近,由两脚之间的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事故。高压故障接地处,或者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触电事故发生十分突然,而且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从其发生率来看,触电事故有以下规律。

1 、六~九月触电事故多。主要是天气炎热、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

2、低压设备触电设备多。主要是低压设备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缘故。

3、中、青年触电事故多。主要是这些人往往是主要操作者,电气安全知识又不足的缘故。

4、携带式设备和移动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是这些设备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而且经常在人紧张之下工作容易发生事故。

5、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主要由于插销、开关、接头等连接部位牢固性差,可靠性差,容易出现故障的缘故。

6、受害者及他人错误操作引起的触电事故多。主要是教育不够、规章制度执行不好违章蛮干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的缘故。如2000年 6月15日19时50分,首钢水厂铁矿西排车间二名电工在粗破电磁站处理液压站投入不上故障,一名电工用螺丝刀挑起空气开关导线检查连接情况时,螺丝刀触及开关上火引线与柜体发生短路、放炮,弧光将正在对面按其要求观察连接情况的另一名电工面部烧伤、住院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未停电情况下违章蛮干,冒险用螺丝刀挑线检查,造成短路,将他人烧伤。

四、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

1、电气作业人员对工作必须高度负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落实。安装电气必须符合绝缘和隔离要求,拆装电气设备要彻底干净。对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一定要有效接地。对移动式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正确使用绝缘用品。由电工接线,并验电。提接移动潜水泵必须断电。

2、加强全员防触电事故教育,提高全员防触电意识,健全安全用电制度,严禁无证操作,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3、针对触电事故高峰值带有季节性的特点做好防范工作。

据有关资料表明,六、七、八、九月发生的触电事故占全年发生数的70%左右,而七月发生数又占事故高峰期的40%以上。在高温雨季到来之前,要全面组织好电气安全检查,对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要列入重点检查。同时做好日常电气的保养、检查工作。对各部照明线路加强检查,特别是临时线路(如给电动车充电一定检查好,线路无漏电因素,严禁私接乱接电源。)。                      

触电急救知识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组织现场救护工作。要视触电者身体状况,确定护理和抢救方法。

人触电后不一定会立即死亡,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跳等症状,外表上呈现昏迷的状态,此时要看作是假死状态,如现场抢救及时,方法得当,人是可以获救的。现场急救对抢救触电者是非常重要的。国外一些统计资料指出,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触电后12分钟开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就很小。这说明抢救时间是个重要因素。因此,争分夺秒,及时抢救是至关重要的。平时要对职工进行触电急救常识的宣传教育,对与电气设备有关的人员还应进行必要的触电急救培训。触电失去知觉后进行抢救,一般需要很长时间,必须耐心持续地进行。只有当触电者面色好转,口唇潮红,瞳孔缩小,心跳和呼吸逐步恢复正常时,才可暂停数秒进行观察。如果触电者还不能维持正常心跳和呼吸,则必须继续进行抢救。触电急救应尽可能就地进行,只有条件不允许时,才可将触电者抬到可靠地方进行急救。在运送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也不能停止,直到医生宣布可以停止为止。抢救过程中不要轻易注射强心针,只有当确定心脏已停止跳动时,才可使用。

一、救护方法

(1)触电者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触电者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2)触电者已经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应使触电者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如果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持体温,并迅速请医生到现场诊治。

(3)如果触电者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应立即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并及时请医生到现场。

(4)如果触电者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并迅速请医生到现场。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进行,即使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应持续进行。

二、抢救过程中注意事项

(1)在进行人工呼吸和急救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衣扣、领带、腰带等解开,清除口腔内假牙、异物、粘液等,保持呼吸道畅通。

(2)不要使触电者直接躺在潮湿或冰冷地面上急救。

(3)人工呼吸和急救应连续进行,换人时节奏要一致。如果触电者有微弱自主呼吸时,人工呼吸还要继续进行,但应和触电者的自主呼吸节奏一致,直到呼吸正常为止。

(4)对触电者的抢救要坚持进行。发现瞳孔放大、身体僵硬、出现尸斑应经医生诊断,确认死亡方可停止抢救。

三、心肺复苏法

触电者一旦出现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的症状时,必须立即对其施行心肺复苏急救。心肺复苏法是指伤者因各种原因(如触电)造成心跳、呼吸突然停止后,他人采取措施使其恢复心跳、呼吸功能的一种系统的紧急救护法,主要包括气道畅通、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及所出现的并发症的预防等。

1.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方法

如触电者失去意识,救护人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判定伤者的呼吸、心跳情况。方法是:看触电者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触电者的口鼻处有无呼气声音;用手试测口鼻处有无呼气的气流,或用手指测试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如果既没有呼吸,又没有颈脉搏动,可判定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

2.气道通畅

凡是神志不清的触电者,由于舌根回缩和坠落,都可能不同程度堵住呼吸道人口处,使空气难以或无法进人肺部,如图5—1所示,这时就应立即开放气道。如果触电者口中有异物,必须首先清除,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图5-1气道状况

采用“仰头抬颏法”使气道畅通,具体步骤如下:抢救者一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使其头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通畅。如图5—2所示。

注意事项:禁止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而且会使得胸外心脏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触电者仰卧,肩下可以垫些东西使头尽量后仰,鼻孔朝天。救护人在触电者头部左侧或右侧,一手捏紧鼻孔,另一只手掰开嘴巴(如果张不开嘴巴,可以用口对鼻,但此时要把口捂住,防止漏气),深吸气后紧贴其嘴巴大口吹气,吹气时要使他胸部膨胀,然后很快把头移开,让触电者自行排气。儿童只能小口吹气,以胸廊上抬为准。如图5—3所示。抢救一开始的首次吹气两次,每次时间约1~1.5秒。

4.胸外心脏按压法

让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触电者一侧肩旁,两手掌根相迭(儿童可用一只手),两臂伸直,掌根放在心口窝稍高一点地方(胸骨下1/3部位),如图5—4所示;

掌根用力下压(向触电者脊背方向),使心脏里面血液挤出。成人压陷3--4cm,儿童用力轻些,按压后掌根很快抬起,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又充满心脏。如图5—5所示。胸外心脏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壁。

做心脏按压时,手掌位置一定要找准,用力太猛容易造成骨折、气胸或肝破裂,用力过轻则达不到心脏起跳和血液循环的作用。应当指出,心跳和呼吸是相关联的,一旦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应当及时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如果现场仅一个人抢救,则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救护人员可以跪在触电者肩膀侧面,每吹气1~2次,再按压10~15次。按压吹气一分钟后,应在5~7秒内判断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如触电者的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心脏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钟吹气一次,如脉搏和呼吸都没有恢复,则应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应每隔数分钟再进行一次判定,每次判定时间都不能超过5~7秒。在医务人员没有接替抢救前,不得放弃现场抢救。如经抢救后,伤员的心跳和呼吸都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操作。因为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所以要严密监护伤员,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                                 

办公室安全意识

办公室人员的安全事故与现场的安全事故一样由相同的一些基本因素所导致,即不安全的行为及环境。大家应积极认识办公室内的健康和安全情况,改善工作条件、舒适度以及工作环境。员工有责任报告任何不安全状况, 并尽快纠正。

行走安全


遵守以下基本的行走安全有助于防止事故的发生:


不要奔跑。走路时不要阅读,同时注意地板上是否有积水。

靠右行走,尤其在拐角处。
推门前请敲门。小心门后有人。
过道上不得堆放物品,电线、电缆等
不得拉过走道,以防绊倒。

1、进入办公室过道前确认路面有没有障碍物。

2、进门注意拾起遗留在地上的物品(文件、信函)。
3、拖办公室地时不要在地面留下积水,浇灌花时尽量不要溢出水,地上如有泄漏物, 要立即清除干。
4、打水、上卫生间注意地面是否有水及台阶,注意不要滑倒。
5、尽量穿有防滑底的鞋子。

电气设备安全

楷体常用的办公用电气设备:打字机、复印机、传真机、充电器、空调、碎纸机、电脑、开水器、加湿器、电风扇等。

潜在的伤害:触电、夹伤、卷入、烫伤、吹麻木等。


安全要求:


1、电气设备应由有资格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并贴检查标签。发现过期应立即报告主管人员。


2、用户应时常目测检查,确保电线和插头完好无损。破损的电线可导致短路和电击,应立即更换。


3、电插板,插座应保持清洁,不得被任何物体所覆盖。下班离开时,应关闭所有电源开关,最后离开办公室的人负责检查关闭电灯及所有电源开关。


4、使用碎纸机时,须警惕工牌、领带、松散衣服等卷入危险。


5、欲取出复印机卡纸,应先关闭电源。


6、充电完成后应及时拔掉充电器。


物品摆放安全

物品不可摆放在走道当中。
不可阻碍紧急出口、电柜或消防设备。
严禁将文件柜放在电线上。
物品放置时不能有坠落危险。例如:茶杯放置不能太靠近边缘,书籍堆放要妥当,在取用时不会造成坠落。
开水器、加湿器及其它液体应远离电脑,打印机等电气设备。
办公室内不得存放危险品。
笔尖和刀头不得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