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医务室做些什么?
学校医务室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及各类危害发生时的抢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特别重视学校医务室的日常工作。那么学校医务室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呢?这里我们简要的说明一下,帮助在校医生、在校护士们可以顺利的开展在校医务工作:
学校医务室工作如何开展?
学校医务室的主要工作是做好防病治病,改善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定期组织师生体格检查,对体检结果进行归类分析研究,对学生发育和健康状况做出比较、分析和评价,建立健全师生健康档案,掌握师生健康状况,认真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培养师生良好卫生习惯,强化卫生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防治疾病发生。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本人从事学校医务工作多年来,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每年都很好地完成了我校的医务工作,教学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全校师生健康状况良好。就如何深入细致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认为主要要落实以下几点:
学校医务室配置标准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校管理方尽早开展学校医务室建设,我们为您手机了相关学校医务室配置的政策标准,以供您参考。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6月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 令第1号发布)第二十条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者卫生科。校医院应当设保健科(室),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六百比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 术人员。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可以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学生人数不足六百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2008年6 月9日发布)规定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基本标准:
校医务室肾上腺素笔的储存
根据美国芝加哥公立学校学生保健和健康办公室10月20日在线发表于《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的最新报告,储备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的紧急使用,对于保障罹患食物过敏症的学生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不知道自己患有食物过敏在校期间首次发病的学生。
经美国国家和地方立法批准,芝加哥公立大学是首个启动储备非指定EAI用于治疗急性过敏反应的大型城市校区。非指定EAI是指那些不是以处方药身份给学生个人而是由学校负责储备,用于紧急用途的EAI。在启动储备EAI的第一年,即2012-2013学年,共使用了38剂,绝大多数(92.1%)用于学生,其中63.2%用于小学,36.8%用于中学。大部分EAI由学校护士施药,81.6%的案件拨打了911。
报告指出,出人意料的是学生第一次使用EAI的比例高达55%,是先前已公布的无既往病史学生群体中预测的过敏反应和过敏症的2倍多。此前的研究表明,儿童食物过敏首次发病地点是学校的占比约为20%-25%,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是第一次接触到食物过敏原而发病。作者同时指出,在发生此类事件时,及时的EAI施药是保障儿童生命安全的首要和主要防御。
已知食物过敏的学生中,仅25%-28%能够在学校获取他们的EAI。此外,有30%的学校护士报告称,使用了一个学生的处方药抢救另一个处于险境的学生。
大多数过敏反应与食物相关(55.3%),主要是花生(18.4%)和有鳍鱼(13.2%),其他原因包括昆虫毒液(5.3%),动物(2.6%)和草(2.6%)。然而,有超过三分之一(34.2%)的过敏事件缺乏可识别的过敏原。
学校医务室是否配有AED?
上海曾有多名中小学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由于心源性猝死或者突发哮喘致死。有消息称市教委,从本学期起,本市已为所有高校(共计62所)和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含完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共计250余所)配置AED设备,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以提升校园应急救护保障水平,完善学生运动伤害防范和处理机制。
学校医务室急救措施
学校医务室急救管理工作切身影响到校内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引起校方的高度重视:
做好学校急救工作的重要意义
急救是指对突然发生的疾病和意外伤害给予紧急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挽救生命,稳定病情,防止病情恶化和减轻患病者的痛苦,另外通过初步急救处理,为送医院抢救奠定良好基础。
中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中,因此,一些突发性急病也常常发生在学校。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活泼好动,喜欢体育活动。但他们又往往对自己能力估计不足,再加上自理能力差,经验不足,缺乏安全观念,因而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在各种活动中,如大型集会、各种比赛、体育课及校外活动等,由于环境改变,身体不能适应,也往往会出现一些急病或意外伤害。因此,积极做好学校急救管理(处理)极为重要。
学校急救管理
学校急救工作要掌握情况,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熟练掌握有关急救知识和救护技术,做好有关组织工作和急救药品和配备,遇到急症就能顺利地开展工作,更好为师生健康服务。
学校平时常见急救
内科急症:如高热、昏厥、急腹症、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教职工的脑血管意外等心血管疾病。
外科方面:如运动创伤、烧烫伤和其他意外伤害等。
教学活动方面:化学实验课中化学性的灼伤;物理课或电教活动中的电击伤。
体育课常见的急病有跌伤、脱臼、骨折、擦伤、鼻出血、手外伤等。
根据上述情况,学校应事先做好学生的安全防病教育工作。各班的卫生员有计划系统的进行培训,使卫生员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四大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及简易治疗技术。)
校医做好急救组织和急救药品配备
急救药箱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补充药品,敷料要定期消毒,急救药箱放在固定位置,遇有急病时能保证顺利开展工作。
学校医务室由于条件限制,对大部分急病初步紧急处理后须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抢救,送院后主动将在校处理经过向急诊室介绍清楚,以供进一步抢救参考。
校卫生室有哪些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指针,以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抓好学校的卫生工作,创设洁净美丽的校园环境,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健康水平。
二、主要工作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3、划分好班级卫生包管区,实行卫生包管责任制。
4、认真搞好室内外卫生,加强检查督促。
具体要求:
教室要求:
(1)课桌椅离黑板两米排放整齐。
(2)讲台上保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讲台内无杂物。
(3)国旗、班牌、班风牌擦拭干净,不积尘。
(4)门窗保持干净。
(5)清洁工具排放在教室右前角或右下角,排放整齐,保持干净。
(6)教室内墙上、窗台上无球印、鞋印,无积尘。
(7)电教用品及摆放的箱、柜保持干净,无积尘。
(8)各班教室外走廊地面保持干净,墙顶、墙面及宣传字画表面洁净,阳台栏杆及侧表面无鞋印、球印,无积尘。
包管区要求:
(1)包管区域为水泥路面的班级应保证全天整洁干净,无纸屑果壳及其他废弃物(雨天不例外)。
(2)包管区域为花坛、草坪的班级,应保证花坛内无杂物,基本无杂草,花坛四周瓷砖表面保持干净。
(3)包管区为室内及走廊、楼梯等的班级,标准同教室卫生要求。走廊包括墙顶、墙面及宣传字画、阳台栏杆,楼梯包括台阶、扶手及楼梯墙面。
(4)包管区内有宣传栏或橱窗的,应保证其干净无灰尘。
办公室要求: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无痰迹、无烟头。
(2)墙壁、天花板、日光灯管、标语牌等无灰尘、蜘蛛网。
(3)门窗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办公室内桌椅整齐,桌面上无杂乱堆放的书本。
(5)作业架上的作业本摆放整齐,无杂物。
(6)清洁卫生工具摆放有序,保持水池清洁,垃圾桶天天清理。
5、注意个人卫生和用眼卫生。
(1)坐立、读写姿势要正确。
(2)认真做好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
(3)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坚持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
(5)讲究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不使用他人茶杯或毛巾等用具。
6、教师要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计划、有备课、有考核、有分析、有记载。
三、主要措施
1、强化学校教师参与卫生管理,并把参与管理的情况列入考核内容。
2、结合学生的行为管理,杜绝学生吃零食,确保校园内全天候整洁。
3、建立卫生包管责任制,各年级、各班切实做好室内外包管区的卫生工作,并纳入班级积分评比的考核内容。
4、各办公室要有卫生轮值表,教师应做好办公室内外的卫生工作。
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班级中性格内向的学生,班主任要多关心、多辅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设立学生会“卫生监督岗”,做好环境卫生的检查督促工作。
7、学校统一供应纯净水,各班一只饮水机,凭票饮水,学生自带饮水杯。节约用水。
8、配合卫生院组织学生体检,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治疗;医务室应做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9、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及时矫治眼病。
10、师生食堂应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开展经常性的灭鼠、灭蚊蝇、灭蟑螂等防病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