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急救
心绞痛发作时,应就地停止活动,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化,严重者采取半卧位,绝对安静休息,注意保暖,室温不宜过低;心绞痛缓解后应鼓励病人适当活动,如散步、气功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液循环,但应避免跑步等剧烈运动。心绞痛的饮食要限制热量,给予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少糖、少盐、适量蛋白质食物,并需少量多食,不宜过饱,应戒烟酒、不饮浓茶、咖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心绞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防发生心肌梗塞。
早搏急救法
正常心脏的跳动是规则的,各次心跳间隔时间基本相等,如果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早搏),或称期外收缩,早搏时病人有心悸、胸闷等感觉,但也有病人无任何不适。搭脉搏时可出现早跳或“漏跳”。早搏可偶尔出现,也可频发。
早搏很常见,可发生在各种心脏病的基础上,但也可出现在正常人。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应请医生查明病因,决定是否须用药以及用什么药,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预后都是良好的。
护理要点如下:
一、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或称期外收缩,是心脏病病人常见的临床表现。早搏本身并非严重疾病,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二、注意劳逸结合,使睡眠充足。
三、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
四、活动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五、伴有严重心脏病或有明显症状者须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此类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急救止血
止血前需检查清楚出血情况,根据出血种类而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1)毛细血管出血:呈小点状的红色血液,从伤口表面渗出,看不见明显的血管出血。这种出血常能自动停止。通常用碘酒和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后,以消毒纱布和棉垫盖在伤口上缠以绷带,即可止血。
(2)静脉出血:暗红色的血液,迅速而持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止血的方法和毛细血管出血大致相同,但须稍加压力缠敷绷带;不是太大静脉出血时,用上述方法一般可达到止血目的。
(3)动脉出血:来势凶猛,颜色鲜红,随心脏搏动而呈喷射状涌出。大动脉出血可以在数分钟内导致患者死亡,需急送医院抢救。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有:
1.止血带急救止血法: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最好用较粗而有弹性的橡皮管进行止血。如没有橡皮管也可用宽布带以应急需。用止血带时,首先在创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绷带缠绕在皮肤上,然后将橡皮管拉长,紧紧缠绕在缠有毛巾或绷带的肢体上,然后打结。止血带不应缠得太松或过紧,以血液不再流出为度。上肢受伤时缚在上臂,下肢受伤时缠在大腿,才会达到止血目的。缚止血带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一小时,如需较长时间缚止血带,则应每隔半小时松解止血带半分钟左右。在松解止血带的同时,应压住伤口,以免大量出血。
2.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流。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在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止血法。
3.压迫伤口止血法:如果伤势严重,而身边又无止血器材,可用随手取得的任何东西,如清洁的手帕,撕下的衣物或直接用手压住伤口止血,以争取时间送医院处理。
辨别中风高危人群
目前我国卒中(中风)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一半的慢病负担是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去年统计了40家脑卒中筛查可防治基层医院,前半年的住院率23000多人里65岁以下的住院比例占了73%,以前都是七八十岁的人得卒中,现在三十、四十岁的卒中患者多的是,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中风急救需在三小时内完成
急性缺血性中风接受血栓溶解剂成功治疗,最重要的因素是病患发病后立即就医,得以在发病后3小时内,接受血栓溶解剂之治疗,避免可能的出血并发症及达到最大的疗效
中风急救法
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卒中。起病急,病死和病残率高,为老年人三大死因之一。抢救方法很关键,若不得法,则会加重病情。
中风可分脑溢血和脑血栓形成两种。脑溢血多发生在情绪激动、过量饮酒、过度劳累后,因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脑溢血多发生在白天活动时,发病前少数人有头晕、头痛、鼻出血和眼结膜出血等先兆症状,血压较高。病人突然昏倒后,迅即出现昏迷、面色潮红、口眼歪斜和两眼向出血侧凝视,出血对侧肢体瘫痪、握拳,牙关紧闭,鼾声大作,或面色苍白、手撒口张、大小便失禁。有时可呕吐,严重的可伴有胃出血、呕吐物为咖啡色。
脑血栓形成通常发生在睡眠后或安静状态下。发病前,可有短暂脑缺血,如头晕、头痛、突然不会讲话,但不久又恢复,肢体发麻和感沉重等。往往在早晨起床时突然觉得半身不听使唤,神志多数清醒,脉搏和呼吸明显改变,逐渐发展成偏瘫、单瘫、失语和偏盲。
中风急救法
发生中风时,病人必须绝对安静卧床(脑溢血病人头部垫高),松开领扣,头和身体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流入气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急送就近医院救治。同时要避免强行搬动病人,尤其要注意头部的稳定,否则会错过最有利的治疗时机而造成病情加重和抢救失败。
硫化氢中毒急救
夏季是硫化氢中毒事故的易发季节,硫化氢急性中毒导致的死亡率位列职业中毒的第一位。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提示:对于硫化氢中毒,劳动者及普通市民应掌握正确的预防、自救及施救常识。
猝死定义
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 WHO(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特点:
①死亡急骤
②死亡出人意料
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
美国标准院前急救培训
急性酒精中毒急救
饮酒过量为急性酒精中毒的常见病因。患者有饮酒史,嗅其有强烈酒味。早期有面红、脉快、精神激动、语无伦次、共济失调、恶心、呕吐、嗜睡等特点,重者可呈昏迷状态甚至呼吸麻痹而死亡。也可发生低血糖症、酮酸中毒、脑水肿、高热、惊厥等。
下列情况与急性乙醇中毒的严重度有关。
1.原来健康不良,特别是有心、肺、肝或肾疾病者,容易造成较重申毒。
2.乙醇如与巴比妥酸盐类或吗啡同服,即使血液中乙醇浓度较低,亦属危险。
3.由乙醇引起的中毒,其昏迷达10小时以上者,往往极为严重。
4。血液中乙醇浓度高于400毫克者,预后甚差。
酒精中毒的急救治疗
1.对烦躁不安或过度兴奋者可压迫舌根催吐,并肌注安定5-10毫克。
2.血压降低呈休克状态者,给予升压药及其他抗休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