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治疗方法
应尽快排出和破坏残留在伤口的蛇毒,中和已进人血液的蛇毒,同时促进蛇毒的排泄。
现场急救
(1)早期结扎
被毒蛇咬伤后,立即就地取材,在距伤口5 N 10cm近心端进行缚扎,以阻断静脉血回流而不影响动脉血流为原则,每隔15-30分钟松开一次,每次松开时间为1-2分钟,在局部进行有效的扩创排毒、敷药和服用有效的蛇药后30分钟左右可解除结扎物。咬伤后超过12小时以上,蛇毒已多被吸收,多无须结扎。
(2)冲洗伤口
结扎后应立即冲洗伤口,以便将黏附在伤口及皮肤上的毒液洗去。可选用清水、冷开水、生理盐水、过氧化氢、肥皂水、0. 1%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
(3)排毒
扩创排毒:在冲洗伤口、局部消毒后,用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用手术刀或其他消毒小刀,沿伤口牙痕作纵形或“+”字形切开,长约1—2cm,深达皮下,继以双手自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反复挤压,使毒血排出。随后用过氧化氢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多次冲洗。但需注意的是,被尖吻蝮蛇、蜂蛇等血循毒蛇咬伤时,扩创要特别谨慎,以防伤口出血不止。有全身出血时,则不宜扩创,以免发生出血性休克。
②吮吸:用口吮、拔火罐等方法,将伤口毒液吸出。吮吸者口腔黏膜破损或炎症时,不宜用口吮吸,以免引起中毒吮后用白酒或1:5000高锰酸钾液漱口。
③针刺法:手足背出现肿胀时,可于手指蹼问(八邪穴)或足蹼问(八风穴),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针头,与皮肤平行刺人约1cm,迅速拔出后,将患肢下垂,并由近端向远端挤压以排出毒液,但被尖吻蝮蛇、蝗蛇等咬伤时应慎用,以防出血不止。
④烧灼法: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后,可立即用火柴头5-7个,放在伤口中点然,烧灼1~2次,以破坏蛇毒。烧灼后若起水疙瘩或血疙瘩可挑破,再用清水冲洗。
(4)解毒
胰蛋白酶注射法:胰蛋白酶能直接破坏蛇毒,对多种毒蛇咬伤有效。用胰蛋白酶2000IU加入0.5%普鲁卡因5-10ml中,在牙痕周围注射,深达肌肉层,或于缚扎上端进行封闭。根据病情,12-24小时后重复注射,如病人发生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者,可用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伤员搬运方法
搬运转送病人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搬运工具。在抱扶病人时,救护者的动作要轻巧、敏捷、一致。整个过程应快而稳,避免因搬运而加重病人的病情。
急救常识
急性腹痛 腹痛有三种类型:1.绞痛:疼痛剧烈,常为阵发性,多见于胆结石、肠梗阻;2.钝痛:能为病人忍受的持续性疼痛,如胃炎、肝炎引起的疼痛;3.放射痛:因神经支配的关系,一个脏器疼痛牵涉到其他部位,如肝胆疼痛可放射到右肩。 突然而至的腹痛,而且剧烈难忍,往往是病情严重的征兆,需急送医院救治。
中暑的急救 首先应将病人迅速移到通风较好的阴凉地方,解开衣扣,让病人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扇扇,并给予清凉饮料。轻型病人可服人丹、十滴水,也可采用针刺疗法。 针刺大椎、委中、合谷或曲池、百会、人中等穴位。对较重病人要进行降。先用10-15℃的水擦身。然后逐步降低水的温度。可在大血管处放些冰块。为使体内余热更快地散失,在用冷水降温的同时,用扇子扇病人,或用电风扇,以增加空气对流,并适当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如病人能饮水,给喝凉盐开水或清凉饮料;不能饮水者,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必要时要及时送往医院。
咯血的急救 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经口腔咯出,叫咯血。许多疾病都可引起咯血,如肺炎、肺脓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白血病、二尖瓣狭窄、左心衰竭等。每次咯血量在100毫升以下为小量咯血,100-300毫升为中等量咯血,300毫升以上为大量咯血。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以及心脏病发生心力衰竭时都可能咯血。遇到这类病人,尤其是大量咯血者,首先判明是由呼吸道咯出的,还是由消化道呕出的。呕出的血液暗红色,无泡沫血痰,并混有食物。大咯血的急救原则是:让病人安静躺卧,头偏向一侧,轻拍其背部,清除口鼻内的血块,以保持气道通畅,给病人以精神安慰,不要搬动病人。病人咳嗽时要轻咳,但也不要强忍,不要把血咽下去,待病情稍缓和些,速送医院治疗。
呕血 食管、胃或十二指肠出血并从口内呕吐出来,叫做呕血。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炎以及肝硬化所致的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呕血的主要原因。
鼻出血 鼻出血,又叫鼻衄,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气候干燥、鼻内发炎、鼻腔肿瘤、高血压、血液病、麻疹、伤寒等,以及维生素缺乏、外伤、妇女经期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
鼻出血的现场救护 用手指紧捏鼻翼10-15分钟,用口呼吸。 稍许仰高额头,但不要过高,-以免血液流向喉部,引起不适。 可将冷水浸湿的毛巾或用手绢包裹小冰块敷在病人鼻部和额头,以达到收缩鼻部血管而止血的目的。 出血量较大时,可用脱脂棉、软纸,最好是用纱布,用清水浸湿,然后用筷子将湿棉花或纱布慢慢填入鼻腔,使之压迫出血点,待观察3-4小时后再取出。如在填塞物上撒上云南白药或其他止血 西粉,则效果更佳。 止血后不要揉擦鼻腔、挖鼻孔,以免再次引发鼻衄。 对老幼病人还要注意其呼吸、脉搏。 如经上述处理而仍出血不止,应尽快送病人去医院。宜抬送,病人应侧卧,途中可喝淡盐水或糖盐水,以补偿失血。
鼻腔异物 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小儿玩耍时将豆类、瓜子、糖纸、纽扣、小玻璃球等物塞人鼻孔,而无法取出可形成鼻腔异物;鼻出血时堵塞用的纱布、棉球未能及时取出,忘记在鼻腔,也可成为异物。
毒虫螫伤 一般常见的是蜜蜂、蝎子及蜈蚣等毒虫的螫伤。根据被蜇伤史,损害多见于手、足和面部等露出部位,多为单侧,损害部位为一片红肿,其中心可发现淤点,为蜇伤的痕迹,疼痛剧烈,有时伴有大疱或产生坏疽等,可分别根据这些情形诊断此病。
蜈蚣咬伤的治疗 1.立即用肥皂水、3 %氨水或5 %碳氢钠溶液洗净伤口,用下述任何一种草药:鲜扁豆叶、鲜蒲公英、鱼腥草、芋头,捣烂外敷,或用南通蛇药外涂伤口周围(不可涂伤口上)。 2.冷敷或用0.25 % -0.5 %普鲁卡因作伤口周围封闭。 3.剧痛者可注射杜冷丁或吗啡。
蝎子蜇伤的治疗 1.迅速拔除毒针,局部冷敷或喷以乙烷,蜇伤上方可缚以止血带,或用0.25 % -0.5 %普鲁卡因封闭。清除毒液可切开螫伤处,先以氨水、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以口吮或火罐吸出。 2.局部敷药:取南通蛇药数片,用冷开水调成糊状在伤口周围约3厘米处敷成一圈,也可选用明矾粉调醋、雄英及枯矾各半调水或大蜗牛1只连壳捣烂外敷伤口,均可止痛祛毒,中草药如蛇毒、薄荷叶、大青叶等亦可捣烂外敷。 3.中毒严重者,可用特效抗蝎子毒血清,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对症及支持治疗如止痛、抗惊厥、补液等。
蜂类螫伤的治疗 1.立即拔除蜂刺,用肥皂水、3 %氨水、5 %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若为黄蜂则用食醋。 2.伤口周围可搽以南通蛇药,或选用草药青苔、半边莲、七叶一枝花、紫花地丁捣碎外敷。 3.有过敏性反应者,迅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毫克,并肌肉注射抗组织胺药物或肾上腺素。 4.对症处理,如肌肉痉挛用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静脉注射或局部普鲁卡因封闭等。
毒蛇咬伤急救
毒蛇咬伤常见于我国南方农村、山区和沿海一带,夏秋季节较多。毒蛇种类很多。毒性以大眼镜王蛇为最。中毒死亡率最高,其他如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五步蛇、蝰蛇、蝮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都有剧毒。
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毒蛇大多头部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咬人时口张得很大,牙齿长。毒蛇的毒腺与毒牙相连,咬人时毒腺中的毒液顺着上颚前面的两颗牙齿注入人体,被咬的地方留有两排牙齿印,两端有两个特粗而深的痕迹。
毒蛇咬伤的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处理 1.结扎:被蛇咬伤后立即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结扎伤口的上方,以阻止毒液吸收。如伤在足背,则在踝关节上端和膝关节下端结扎;如伤在手背,则在腕关节上端和肘关节下端结扎。结扎松紧度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为准,结扎后每20分钟放松2-3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障碍过长而坏死,待急救处理结束后可以解除。 2.冲洗伤口,用净水、冷开水、生理盐水或0. 1%高锰酸钾冲洗,将患肢置4-7℃冰水中或2%冷盐水中,自上而下以手挤压排毒20-30分钟,创口用湿敷,以利毒液流出。 3.扩创排毒:创口周围以I %普鲁卡因封闭后,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吮毒素,在紧迫情况下可用口吸吮,边吸边吐,再以清水漱口。尽可能吸尽毒汁。如咬伤后不超过24小时,必要时可于创口处作十字切开后再吸吮。但切口不宜太深,只要淋巴液外溢,促使毒液排出即可,如创口有毒牙残留,应立即排除。咬伤超过24小时,一般不需排毒处理。如创口肿胀明显,可在肿胀处下端每隔约5厘米处用消毒粗针平刺2厘米,以加速排毒;如上肢肿胀时,穿刺八邪穴,下肢肿胀,穿刺八风穴,以排毒消肿。
毒蛇咬伤的一般抗毒、解毒处理 1.紧急时可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静注或同时并用葡萄糖液、三磷酸腺苷、辅酶A、普通胰岛素静滴,以减轻毒性反应。 2.应用利尿剂、甘露醇等脱水剂以促使毒素排出和防治脑水肿。 3.急性溶血和血红蛋白尿患者,可应用右旋糖苷、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碱化尿液,以减少血红蛋白沉积,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 4.积极处理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和休克等症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毒蛇咬伤的解毒抗毒措施: 抗蛇毒血清:每次10毫升与生理盐水20毫升静脉注射,或7.5毫升于创口附近肌注。一般只用一次,必要时可重复一次。抗毒血清有单价、多价二种,毒蛇种类不明时,可注射多价血清。应先做过敏试验,阴性时才可应用。注射血清前宜先注射地塞米松2-5毫克。
电击伤急救
电击伤 人体接触电流或电弧可引起电击伤,常见于工业用电或闪电击伤。接触1000伏以上的高压电多出现呼吸停止,220伏以下的低压电易引起心肌纤颤及心搏停止,220-1000伏之间的电压可致心脏和呼吸中枢同时麻痹。
电击伤合并伤的种类 1.常合并骨骼损伤,X光片可见触电部位骨骼发生裂纹。 2.电击引起烧伤,局部烧的严重程度与电流通过的时间、电压的高低、电流的强弱及局部组织电阻的大小有关。接触电流部位的皮肤,多见深度烧伤,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深部组织烧伤,常见于肌肉广泛坏死,可引起局部组织水肿与血液循环障碍。
电击伤合并伤的紧急抢救 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就近的一些绝缘物使患者尽快脱离电流。 2.患者昏迷可针刺压按人中、中冲穴位。 3.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至少4小时,或直至自动呼吸恢复为止,有条件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若心脏停搏,应立即行胸外或胸内心脏按摩。呼吸恢复后,因缺氧易引起脑水肿,应使用甘露醇、50 %葡萄糖或甘油静注,进行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治疗。
电击伤急救治疗 1.电灼伤创面要特别重视消毒包扎,减少污染。伤面周围皮肤最好用碘酒、酒精处理后,加上消毒敷料。一旦坏死区域边界明确,即应去除坏死组织。 2。血压下降,可用升压药物(新福林、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 3.对昏迷、头痛等中枢症状,用高渗溶液脱水疗法(高渗葡萄糖、山梨醇、甘露醇等)。 4.处理外伤、骨折等。 5.纠正酸碱平衡。 6.全身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 7.全身性支持疗法。 8.治疗其他合并症。
溺水自救
溺水 1.溺水后因水进入呼吸道,造成窒息而死亡。 2.淹没于淡水者,肺内很快吸人大量水分,血液被稀释,红细胞水肿裂,释放出大量钾,使血中钾钠比值增高,作用于心脏,发生室颤或因窒息而死亡。 3.淹没于海水者,因电解质含量比血浆的电解质高,以致体内水分渗入肺内,引起肺水肿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溺水自救 不熟悉水性的人误入深水中,千万不可慌张,要努力保持头脑清醒,采取自救措施,方法是尽量仰头,眼向上方,使口鼻露出水面,这时就能进行呼吸。、呼气宜浅,吸气宜深,万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这样反而会使身体下沉,同时立即向岸上的人呼救。 如果溺水的人还在水面活动,救护人员宜从其背部拉住腋窝托出,如果救护人员游泳技术并不熟练,最好携带救生器材下水,但需注意不要被溺水的人紧抱缠身,以免累及自身。
简易救助溺水者 如溺水的人呼吸已停止,可在水中边游泳,边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救上岸后,迅速清除溺水者口和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有活动的假牙也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还需解开溺水者的衣扣、腰带。 如发现溺水者口内有水或肚子鼓胀,应将水控出。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曲,将溺水的人腹部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其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斜坡,将头部放在下坡位置;用小木凳、大石头等垫在溺水人肚子底下也可以控水。小孩溺水,可倒提双足控水。应注意,如按背几下无水外溢,就不必再坚持控水。 若呼吸、心跳已停止,要立即做人工呼吸及心脏挤压,绝不可再为控水耽误时间。即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停止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病人饮食调理
病人多半食欲不好,消化能力差,因此病人的饮食既要营养丰富,又要有利于消化,一般情况下病人的饮食以软食和流食为最佳。调理好病人的饮食,有助于病人的康复,也是治疗疾病的手段。病人的饮食调节要根据病情而定。例如:肾病、水肿、心脏病、高血压病、妊娠中毒等病人要求少盐清淡食物;动脉硬化、胰腺炎、胆结石等病人,要求低脂肪食物;肺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要求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一日三餐是传统的饮食习惯,但有些病人则求量少多餐,即每次食人量少,增加每日进餐次数,以保证营养的供给。
紧急抢救溺水者
1.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立即清除口腔、鼻腔内的水和泥沙等污物,恢复呼吸道的通畅,并将舌头拉出,以丈免后翻堵塞呼吸道。迅速进行倒水动作作以倒出呼吸道及胃内积水。如果呼吸或或心搏已停止,应首先或同时进行人工呼或心脏按摩。倒水动作主要有:
①将患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并以手压其背部。
②抱住溺水者的两腿,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快步走动,使积水倒出。
2.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采取俯卧压背法。如溺水者呼吸已停止,应采用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有条件时应采用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在淡水淹溺、有明显溶血和贫血者,可输红细胞或全血。由于血红蛋白血症而发生的尿少或无尿时,应给予相应治疗。
4.如神志持久不清,可考虑用三磷酸腺苷、细胞色素C、辅酶A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
5,神志昏迷者应注射中枢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回苏灵等。并针刺合谷、内关、太冲、丰隆等穴。
6.应用抗生素以预防吸人性肺水肿及支气管痉挛可喷雾吸入0.5%异丙肾上腺素或吸入通过5%酒精的氧气。
7.海水淹溺者,有明显血液尿浓缩及血容量减少者,应输血浆加以纠正。
8.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术,心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合用异丙肾上腺素。
9.注意避免酸中毒及保持电解质平衡,如有紊乱及时加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较常见,可静脉滴注5%重碳酸钠溶液100-200毫升。
判断中风用STRT法
中风是有名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三高”疾病,对于人类来说危害极大。但是由于中风出现之前,仅仅会表现出头晕目眩、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往往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因此很多患者在中风发病之前,并没有十分重视,结果到了疾病出现,才知道那是先兆,而此时疾病也耽误了。
专家指出,中风的症状往往表现为异常,所以只要自己行动跟往日有异,如有心脑血管病的病人行动时突然感觉异常,有喘气现象、胸口会闷痛、冒冷汗等,都可能是犯病征兆,就一定要赶快就医检查。
S.T.R.T.辨别中风法:
但是异常的概念很多人会表示很模糊,其实中风发生之前,还是有理可循的。急救专家指出,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行为就可以判断出中风的情况了。那么是什么行为呢?
S :(smile) 要求患者笑一下。
T :(talk) 要求患者说一句简单的句子 (要有条理,有连贯性),例如:今天天气晴朗。
R :(raise) 要求患者举起双手。
T:(tongue)要求患者伸出舌头,如果舌头“弯曲”或偏向一边,就需要注意了。
专家提醒大家,如果以上四点前三点做不到,而又同时具有最后一点的特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为中风了。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说完全准确,但是在紧急情况下,还是能够起到很好的判断作用的。
中风辨别法则
中风是有名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三高”疾病,对于人类来说危害极大。但是由于中风出现之前,仅仅会表现出头晕目眩、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往往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因此很多患者在中风发病之前,并没有十分重视,结果到了疾病出现,才知道那是先兆,而此时疾病也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