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爱科学
    天使爱科学
  • 新书发行
    新书发行
  • 卫生防疫培训
    卫生防疫培训
  • 悦安健康助力北京大学AED项目启动
    悦安健康助力北京大学AED项目启动
  • 仁济悦安
    仁济悦安

火灾现场急救常识

1,当衣服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或用手拍打。应赶紧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

 
2,穿过浓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
 
3,可向头部、身上浇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4,如果火势太大无法及时逃脱,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5,可撕开床单之类接绳逃至窗台或阳台再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千万不可盲目跳楼,可以用白毛巾、白色衣服或手电筒的灯光作为求生的信号物。
 
6,逃生时,切记不可乘坐电梯。
 
7,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
 
当您无法自救时,请努力到墙边,紧贴地面。因为消防队员都是沿墙前进,可以很快援救您。

意外落水急救

会游泳者:1,首先应该想办法把身上的衣服脱掉,因为意外落水时一般都有穿衣物,衣服灌满了水,整个身体都是沉甸甸的,游起来会非常困难。千万不要为了一些值钱的财物,把命给丢了。2,要观察周边有没有一些漂浮物、最近的岸边和船只,大声呼救,以便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会游泳者:1,落水后要尽量保持冷静,不能放弃求生的念头。2,落水后应该立即屏气,在挣扎时利用头部露出水面的机会立即换气,再屏气......如此反复,就不会憋死,反而有机会浮出水面。3,尽可能收集一切可以发出求救信号的物品,如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色彩等。当在水中憋不住气的时候,喝一小口水是可以得到缓解的,注意:不能用鼻吸!

意外跌落山下急救

我们知道,去野外探险,首先要准备的是通讯工具,其次就是要备足水和食物。如果爬山时不慎跌落山崖,求救是第一要做的事。 如果不断呼救后,还未有人听到,就要自救了。

在自救的过程中,必备物质非常重要。通讯工具用来求救,水和食物是等待救援或者自救的必需品。只有在蓄积一定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之前,攀附着悬崖上的藤条枝蔓,奇迹般地回到峰顶。若意外受伤且出血量大,非常有效的止血方法是用止血带。用绳子或衣物代替,在出血处手臂或大腿的上端扎紧,但不可太紧。关于判断方向:树木茂密的树冠方向,往往指的南方。如果是白天天气又晴,且日出的,根据树荫的方向即可判断南北东西,夜间,夜间根据

 

地震急救自救法则

地震一旦发生,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

 
1,在震中区: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俱旁等三角安全区。并趴在地下,闭上眼睛,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灰尘。
 
2,在户外: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3,在震后:
一,防止呼吸道被尘埃堵塞。
二,不要乱喊叫,尽量节省氧气,保存体力。
三,冷静观察自身所处环境,努力创造供等待救援的空间和易于被外面人发现的条件。

 

地震被困急救法

1,沉着冷静,不要轻生。

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千万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斗志,保护自己。
 
2,保持呼吸畅通。
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捂住口鼻;
 
3,设法脱离险境。
如果无法逃生,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4,维持生命。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5,改善目前环境
为了免遭新的伤害,应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休克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是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休克不但在战场上,同时也是内外妇儿科常见的急性危重病症。那么休克该如何急救呢?

休克急救措施如下:

1、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如有呼吸困难可将头部和躯干抬高一点,以利于呼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伴昏迷者。方法是将病人颈部垫高,下颌抬起,使头部最大限度的后仰,同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

3、注意给体温过低的休克病人保暖,盖上被、毯。但伴发高烧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给予降温。

4、必要的初步治疗。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给予止痛,骨折固定;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给予吸氧等。

5、注意病人的运送。家里抢救条件有限,需尽快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抢救。对休克病人搬运越轻越少越好。应送到离家最近的医院为宜。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在运送中给病人采取吸氧和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

休克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进入可逆性失代偿期。这时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1、血压进行性下降,心脑血管失去自身调节或血液重心分不中的优先保证,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灌流不足,出现心脑功能障碍,心搏无力,患者神志淡漠甚至转入昏迷;

2、肾血流量长时间严重不足,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3、皮肤发凉加重、发绀,可出现花瓣。失代偿初期经积极救治仍属可逆,但若持续时间较长则进入休克难治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

重要事实

  •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阻碍正常呼吸的致命肺病,它不仅仅是“吸烟者所患的一种咳嗽病”。
  • 2004年,全世界估计有6400万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1
  • 2005年,有超过300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相当于当年全世界所有死亡的5%。
  • 将近9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原发性原因是烟草烟雾(通过烟草使用或二手烟雾)。
  • 部分由于在高收入国家中妇女烟草使用的增加,该疾病现在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几乎是相同的。
  • 慢性阻塞性肺病无法治愈,但通过治疗可以减缓疾病的发展。
  • 如果没有消除危险,特别是消除接触烟草烟雾危险的干预措施,预计未来的十年中慢性阻塞性肺病造成的死亡将增加超过30%。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以持续阻塞来自肺部的气流为特征的肺部疾病。该疾病是一种阻碍正常呼吸且诊断不足、威胁生命的肺病,是无法完全可逆的。我们熟悉的术语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将不再使用;它们现在包含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之中。

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最普遍症状是呼吸困难(或“透不过气来”),痰(气管中唾液和粘液的混合体)出现异常,以及慢性的咳嗽。随着病情的逐渐恶化,像爬一段较短的楼梯或提一个手提箱这样的日常活动,都会变得非常困难。

诊断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通过一种叫做“肺活量测定法”的简单诊断措施来确诊的。该措施通过测量人吸入和呼出的空气量,以及空气流入和流出肺部的最快速度来诊断疾病。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缓慢,通常获得诊断的人都要在40或40岁以上。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无法治愈的。对该疾病不同的治疗方式能帮助控制该疾病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帮助扩张肺部主要气道的药品能够改善呼吸困难。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方法的可得性视资源情况的不同而存有差异。世卫组织已经发布了一份指南2,对存在资源匮乏情况时利用初级卫生保健方法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病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谁处于危险中?

曾经一度,慢性阻塞性肺病在男性中更为普遍。但是因为高收入国家妇女使用烟草人数的增加,以及低收入国家的人们接触室内空气污染(例如做饭和加热使用的固体燃料)具有的更高危险,现在该疾病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几乎是同样的。

将近9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通常没有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战略,或无法获得这些战略。

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可预防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原发性原因是烟草烟雾(包括二手烟或被动接触)。其它危险因素包括:
室内空气污染(如做饭和加热使用的固体燃料);
室外空气污染;
职业灰尘和化学品(蒸汽、刺激物和烟雾);
儿童期频繁的下呼吸道感染。

除非采取紧急行动来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特别是烟草使用,否则在未来十年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人数预计将增加30%以上。

世卫组织的应对

世卫组织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方面的工作,是作为该组织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总体工作中的部分内容。世卫组织的目标是:
提高对慢性病全球流行的认识;
创造更多的健康环境,特别是在贫困和弱势群体中;
减少诸如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等常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预防过早死亡和可避免的重大慢性疾病所造成的残疾。

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为应对烟草流行全球化而制订的,其目标是防止数十亿人有害地接触烟草。这是世卫组织协商产生的第一个全球卫生条约,目前已经得到超过167个国家的批准。

世卫组织还领导全球抗击慢性呼吸疾病联盟。该联盟是由以减少慢性呼吸疾病全球负担为共同目标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机构和部门组成的自愿联盟。该联盟的构想是建设一个人人享有自由呼吸的世界。具体来说,全球抗击慢性呼吸疾病联盟的工作重点是满足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以及脆弱群体的需求。

1《全球疾病负担:2004年更新版》,2008年出版。

2《预防控制非传染性疾病:资源欠缺情况下的初级卫生保健指南》,2012年出版。

关于糖尿病的10个事实

全球糖尿病负担日益加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引发糖尿病的原因很复杂,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重过重、肥胖和缺乏身体活动的情况迅速增多。虽然有可靠证据证明,大量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例可以通过健康饮食、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正常体重和避免使用烟草得以预防,但这一证据并未被广泛使用。在国际和国家政策层面上需要协调行动,以减少已知糖尿病风险因素的发生机会,改进医疗的获取性和质量。以下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有关糖尿病的10个事实:

  1. 全世界有3.47亿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正在成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病,追溯起来与体重过重、肥胖和缺乏身体活动的情况迅速增多有关。
  2. 据预测,到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全球第七大死亡原因。预计在今后10年内,由糖尿病造成的死亡总数将增加50%以上。
  3. 糖尿病有两种主要形式。一型糖尿病的特征是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二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自身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造成。
  4. 第三种类型的糖尿病是妊娠期糖尿病。这一类型的特征是高血糖症或血糖升高,最早在妊娠期间出现症状或得到确认。
  5. 二型糖尿病比一型糖尿病更为常见。二型糖尿病约占全球糖尿病总数的90%。以前罕见的儿童二型糖尿病的报告数在世界各地均已增加。在某些国家,它几乎占儿童和青少年新诊断病例的一半。
  6. 心血管病造成的死亡占糖尿病患者死亡数的50-80%。在大多数国家,大都因为罹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使糖尿病成为过早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7. 2004年,估计有340万人死于高血糖引发的疾病。
  8. 80%的糖尿病死亡情况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在发达国家,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已过退休年龄,而在发展中国家,患者的年龄大多在35岁至64岁之间。
  9. 糖尿病是造成失明,截肢和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对糖尿病认识不足,以及得不到足够的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可导致失明、截肢和肾衰竭等并发症。
  10. 二型糖尿病可得到预防。30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和健康的饮食可以大大减少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风险。一型糖尿病无法预防。

预防中风24小时计划

中风的后遗症令人害怕,康复也非常艰辛。为了避免这些麻烦事,日常生活就得做好预防。近日,台湾《康健》杂志撰文,教大家制订一天的预防中风计划,从早到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它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健康。

早晨起床:

1.多喝水。早晨起床后先喝杯温开水,帮助肠胃蠕动,也可让早餐后的排便更顺畅。否则,排便时过度用力,容易引起脑血管破裂,或被血块栓塞,诱发脑中风。

2.吃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喝杯蔬果汁,增加纤维摄取,或者喝燕麦粥外加一把坚果。燕麦的水溶性纤维可减少肠道吸收胆固醇,改变血中脂肪浓度,降低坏的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杏仁、花生、腰果、核桃、栗子等坚果含有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也可降低坏的胆固醇,有助维持动脉血管健康与弹性。

3.出门前做好保暖。天冷时保暖工作不可少,尤其早晚温差大时,要记得穿外套和戴帽子、围巾。

中午:午餐主食最好选五谷杂粮饭或胚芽米,增加膳食纤维摄取量。配菜建议多挑选深绿色蔬菜、蒸鱼。研究发现,深海鱼类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控制血压与预防血管发炎。

下午:

1.来杯热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喝杯热饮暖胃,促进血液循环。胆固醇过高的人应减少咖啡摄取。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喝3—6杯低咖啡因的咖啡,会使血液中坏的胆固醇增加10%,增加血管硬化的可能性。

2.找时间动一动。步行10分钟,或是做套简单的工间操,舒缓一下僵硬的脖颈。

3.定期量血压。

下班后:1.做30—60分钟运动。研究指出,每天只要运动30分钟,或每周至少运动90分钟,总死亡率可降低14%,也可减少24%的中风风险。健走尤其能稳定血压,每天健走10分钟,每天走4次,血压可稳定维持11小时。

2.多陪家人、照顾一下花草或是跟宠物玩,除了能疏解压力,更能预防中风。

晚上:1.晚餐。尽量清淡,少油、少盐、少糖,烹调时可用食物本身的味道取代调味料,例如用海带、香菇等熬煮成汤,少用市售的高汤块,可减少摄取过高的钠盐。研究发现,如果摄取过多的钠,会使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水分失衡,增加血压与心脏负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相对提高。

2.按时睡眠。睡前少上网,多听一些能放松心情的音乐能很好地缓解压力。神经内科医师们发现,中风年轻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年轻人生活作息不佳,常熬夜、工作压力大、长期失眠,容易使血压攀升,增加中风风险。睡前用精油按摩、拥抱拌侣,也有助于缓解情绪,促进心血管健康。

你一定要知道的急救常识

 

生活中遇到的状况林林总总,哪怕是一粒沙子入了眼,也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不适。所以,有些急救知识,是你一定要知道的。当遇到这些状况,这些急救知识一定可以帮到你。

1、异物入眼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你要这样做:

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千万别这样做:

不要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2、扭伤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

你要这样做:

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千万别这样做:

不要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3、窒息

真正的窒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发生,喝水呛到或是被食物噎到一般都不算是窒息。窒息发生时,患者不会有强烈的咳嗽,不能说话或是呼吸,脸会短时间内变成红色或青紫色。

你要这样做:

首先要迅速叫救护车。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让患者身体前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后背两肩中间的位置。如果不奏效,那么需要站在患者身后,用拳头抵住患者的腹背部,用另一只手握住那个拳头,上下用力推进推出五次,帮助患者呼吸。

患者也可以采取这样的自救措施:将自己的腹部抵在一个硬质的物体上,比如厨房台面,然后用力挤压腹部,让卡在喉咙里的东西弹出来。

千万别这样做:

不要给正在咳嗽的患者喂水或是其他食物。

4、烫伤

烫伤分为三级:一级烫伤会造成皮肤发红有刺痛感;二级烫伤发生后会看到明显的水泡;三级烫伤则会导致皮肤破溃变黑。

你要这样做:

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千万别这样做:

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5、中毒

发生在家庭中的中毒一般是由于误食清洁、洗涤用品,一氧化碳吸入或是杀虫剂摄入。

你要这样做:

如果患者已经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难,应迅速呼叫救护车,并准备好回答如下问题:摄入或吸入什么物质,量是多少,患者体重、年龄以及中毒时间。  

千万别这样做:

直到症状出现才叫救护车往往会延误治疗时间。在等待救助过程中,不要给患者吃喝任何东西,也不要企图帮助患者催吐,因为有些有毒物质在被吐出来的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患者的其他器官。

6、头部受伤

头骨本身非常坚硬,所以一般的外力很少会造成头骨损伤。倘若外力过于猛烈,则颈部、背部、头部的脆弱血管就成为了“牺牲品”。

你要这样做:

如果头上起了个包,那么用冰袋敷患处可以减轻水肿。如果被砸伤后头部开始流血,处置方式和被割伤的方式一样,即用干净毛巾按压伤口止血,然后去医院缝合伤口,并检查是否有内伤。

千万别这样做:

不要让患者一个人入睡。24小时之内,一定要有人陪伴伤者,如果伤者入睡,那么每三个小时就要叫醒伤者一次,并让伤者回答几个简单问题,以确保伤者没有昏迷,没有颅内伤,比如脑震荡。

7、手指切伤
你要这样做:

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若伤口大且出血不止,应先止住流血,然后立刻赶往医院。

具体止血方法是:

伤口处用干净纱布包扎,捏住手指根部两侧并且高举过心脏,因为此处的血管是分布在左右两侧的,采取这种手势能有效止住出血。

千万别这样做:

不主张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千万不要长时间绑着止血带,每隔20-30分钟必须将止血带放松几分钟,否则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坏死。

8、煤气中毒

轻度中毒时,病人感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中毒严重,会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昏迷。

你要这样做:

立即打开门窗,把病人移到空气流通处,解开病人衣扣使呼吸流畅,注意保暖防受凉形成肺炎。轻度中毒,可给他喝热茶,作深呼吸,迅速送医院抢救。

9、异物卡嗓

你要这样做:

实行腹部挤压(如病人怀孕或过肥胖,则实施胸部压挤)。如患者无法站立,将其平放在坚固平面上,跨坐在病患腿上作腹部推挤五次,再检查有无将异物咳出。

千万别这样做:

如用手指掏挖异物时,只在看得到异物才掏挖,不可盲目掏挖。